文科视野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有效途径

发布者:徐晓琨发布时间:2018-04-08浏览次数:428

    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类别之一,资助已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这对学者基于自身兴趣的研究成果是一种学术上的认可,可以激励学者自由探索、潜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2004年开始至2016年底共资助立项2565项。为考察后期资助项目的实施效果,我们收集并整理了目前已结项的885项成果的出版情况、学术引用、图书评论及获奖情况等相关数据,从多个维度对后期资助项目的作用和影响进行评估。

  资助力度不断加大 出版周期逐渐缩短

  自2004年设立以来,后期资助项目立项课题从2004年的5项逐步增长至年均400项左右,逐步涵盖了国家社科基金26个学科。从立项学科分布来看,立项超过30个的学科有中国历史(150项)、中国文学(120项)、哲学(98项)、法学(96项)、理论经济学(41项)、语言学(37项)、外国文学(33项)、世界历史(33项)、管理学(32项),这体现了后期资助项目侧重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研究的宗旨。

  后期资助项目申请和出版环节,均与相关出版社密切合作,这种方式对相关成果的筛选和出版形成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由出版社积累和遴选合适选题、严格把握文稿的编审质量、精心编校、推广宣传,这种模式为一批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出版项目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6项)、北京大学出版社(101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2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5项)、人民出版社(79项)、中华书局(57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0项)等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出版机构。在这些出版社的科学管理下,后期资助项目在立项后一年内出版的有170项(占比19.21%),在立项后三年内出版的为733项(占比82.82%)。已出版成果印刷册数以25004000册为主,印刷数超过5000册的共9项。以上数据体现了后期资助项目对于加快和规范化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一方面,出版社的介入为相关成果更好、更快出版提供了专业化的出版服务;另一方面,这些出版社也为相关成果的宣传和发行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支持。

  受到学界广泛关注 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

  为了考察后期资助项目已出版成果的学术影响力,我们利用CNKI数据库对相关成果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引用进行了检索与统计(截至2016年底)。从总体引用情况来看,已出版885部著作中,有学术被引的著作数为649项(占比73.33%),考虑出版发行的时间周期,2015年及以前出版的750部著作中有被引项目数为630项(占比84%)。从著作出版后的首次被引时间来看,有507部著作在出版后一年内即被国内学者引用。这些数据表明,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绝大多数成果具有学术前沿性和权威性,因而能够在出版后的较短时间内引起关注。

  从被引数量来看,有649部被引著作共被引9771次,平均每部著作被引15.06次。其中,被引数高于100次的著作共计11部,分别为《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译著)(被引268次)、《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译著)(被引236次)、《个人数据保护法研究》(被引191次)、《法学方法论》(被引174次)、《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被引162次)、《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被引124次)、《语言政策——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论题》(被引120次)、《小村故事——地志与消失的村庄》(被引113 次)、《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被引105次)、《南画十六观》(被引104次)、《金融消费者保护统合法论》(被引103次)。此外,由汤一介先生主编的《中国儒学史》(九卷本)共计被引210次。以上被引数据表明,后期资助项目的设立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品的不断涌现,这些成果赢得了社科界的认同,展现了后期资助项目对于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持续推动力量。

  从引用的类型分布来看,已出版后期资助成果被期刊论文引用4147次,被硕士学位论文引用4108次,被博士学位论文引用1416次,被会议论文引用100次。其中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共计引用5524次,占总体引用比例56.53%。学位论文代表了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后期资助项目成果的分类被引来看,相关成果得到了学术新生力量的认同,这体现了后期资助项目的学术前沿性。相关后期资助项目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批学术精品著作,推动和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推介方式日益多样 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在后期资助项目成果社会推广方面,承担课题的学者及出版社采用了书评、发布会、研讨会等多种推介方式,取得较好社会反响。在已出版成果中,有书评的成果为316部,书评共计609篇。其中,一些学术精品书评被刊登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媒体上,如《人民日报》推介了《老子道德经新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预期理论在宏观经济中的应用》等成果;《光明日报》推介了《公共领域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论语还原》等成果。除书评外,一些项目成果由作者、出版社通过出版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推广,如《中国儒学史》《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江西道教史》《传播学研究的社会心理学传统——兼论中国本土传播心理学理论建设》等项目成果,在首次发行时均举办了学术座谈会或研讨会。这些多样化的推介方式扩大了相关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也为社会大众了解相关著作提供了窗口。

  后期资助项目已出版成果在国内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及相关行业评奖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885部项目成果共计获奖197项次:其中国家级奖项23项次,各部委人文社科奖12项次,各省区市人文社科奖106项次,专业类、区域性等其他社科奖项56项次。比如,《中国儒学史》2013年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法学方法论》《中华民国外交史新著》等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获得相关奖项体现了学术界对于后期资助项目成果的肯定,也激励着项目承担作者和相关出版社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版更多高质量的学术著作。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苏新宁、谢靖。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学术影响力评估”首席专家、南京大学教授;课题组成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