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荟萃

成果荟萃 | 张樨樨:《多维视域下中国劳动力流动拓展研究》

发布者:徐晓琨发布时间:2020-11-17浏览次数:400

张樨樨:《多维视域下中国劳动力流动拓展研究》



一.主要内容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经济学界热切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本书在总结过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劳动力流动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及应用实践,为进一步分析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有力支撑。

1.劳动力流动与教育和人力资本的内在关联

对国内外劳动力流动与教育的现有研究进行了整理归纳,利用图表分析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提出在流动过程中对实现流动者人力资本积累与提升的实操性建议。

2.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发展

主要阐述了劳动力流动与我国现代产业发展历程,从产业发展历程切入,明确目前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其对应的劳动力流动特征。从产业转移的概念入手,重点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和产业转移对劳动力流动“倒逼”作用。重点研究了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力争使得劳动力流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三者和谐共进。通过对产业链前后端和中端进行分析,对劳动力群体按照人力资本高低进行划分,将技术要素作为中介进行对应分析以实现对劳动力流动和产业链之间关联关系的透彻研究。解析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竞争力的关联性,力促二者相辅相成目标的实现。

3.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发展

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核心要素的影响,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政策建议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对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层次性分析,首先,对劳动力流动与文化建设进行关联性分析;其次,根据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机制,解析劳动力流动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性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劳动力流动与和谐社会构建联动发展的有效举措。

4.劳动力流动的生态性分析

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分析劳动力流动的生态性。通过挖掘劳动力流动对生态文明的作用点与作用机制,提出提升劳动流动生态性的具体措施。在厘清生态经济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劳动力流动的非生态性与生态经济发展之间的各类型冲突,指导劳动力生态性流动保障性措施的制定。

5.地域视角下的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移民

从劳动力跨国流动的现状、机理与效应入手,全面梳理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基本情况。对高层次劳动力的跨国流动进行安全检测与预警分析。对劳动力跨国流动进行新特点的辨识与新趋势的精准预测。以国际移民为切入点,在梳理国际移民历史和归纳国际移民最新特点与趋势的基础上,详述国际移民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纵深影响。

  

二.主要观点与研究结论

1.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人力资本积累与提升的正向效应

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的积累、提升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劳动者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知识,使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特别对于那些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或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者来说,流入城市后参与的职业培训、边干边学等活动,对其人力资本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农村劳动力在流动的过程不仅加大了发掘自身潜能的机会,而且流动本身就是形成人力资本的过程。

2.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人力资本积累与提升的负向效应

劳动力流动在促进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分割了现有劳动力市场,不仅抑制了流动劳动力的合理竞争,阻碍了劳动力的有效流动,而且也制约其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的提高,对流动过程中劳动者人力资本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消解作用,具体表现为:流动的不稳定性增加了流动成本,减少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流动者就业类型的边缘化,不利于其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劳动者生活边缘化,阻碍着其人力资本的有机整合;流动人员的低龄化抑制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施路径

在经济增速放缓、各类矛盾凸显的新发展阶段,如何突破区域经济增长瓶颈,从主观能动性要素——劳动力入手,分离与解析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核心要素间的扰动与制衡关系,对于有效利用日益衰减的劳动力红利,从要素运动态势的精准把控上,探寻经济增长与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

1)坚定工业化道路,依据二产中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非中性技术进步方法使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资本深化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与综合产出,升级工业技术结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凝聚力,从而使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并实现对一产转移劳动力的高吸纳、低回吐,尽快完成由农业劳动力到高素质产业工人的转变,真正实现劳动力有效流动的产业导向与牵引,切实优化就业的产业结构。

2)重塑职业技术培训与正规教育的培养目标,力争实现两类教育资源的适度分配与培养目标的不交叠。“正规教育+职业培训”的对接模式弥补了正规教育实践性低的漏洞,增补了“干中学”环节,逐步填充“知识+技能”的劳动力就业素质结构。

3)建立健全全国范围的劳动力流动源头地与目的地信息登记与统计制度,并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各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应强化该项信息搜集与汇总职能,为掌握劳动力流动的现状与全貌提供制度保障。尝试建立劳动者流动信息指导与心理辅导专业机构,拓宽劳动力信息获取渠道,逐步摒弃以往的“老乡帮”的陈旧信息传递方式,降低劳动力在流动过程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在信息指导机构中设立心理辅导站,针对劳动力迁徙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类型心理问题,给予专业心理疏导与适应性调节,最终实现对个体劳动力流动决策的精确化指导与信息搜集补偿。

  

三.创新之处与社会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石伟教授:

纵览这本《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的著述,我们不难发现此书的几个特点。

首先,全面性和完整性。劳动力的流动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所致,主要的劳动力市场包括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该书对于这两个市场的分析应该说非常全面,能够从劳动力流动的源头出发,进而就劳动力流动、教育与人力资本、产业发展、产业链出发,较为深刻地考量了劳动力流动的成因和相关劳动经济学领域的问题。作者能够在梳理文献之后对每个主题加以分析,显示出作者本人的经济学的底蕴和研究能力。

再次,纵贯性和深刻性。该书把劳动力流动放在劳动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下加以分析的同时,能够比照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的劳动力流动的历史、问题和解决之道,重要的是在比照中能够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力有序流动的现实的解决途径,由此将各种观念有效并且令人信服地整合成新的理论,相信不仅仅是劳动经济学历史的研究者,包括从事理论研究的其他学者都能从中获益。

最后,该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从论点出发,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发现,概括和提出问题,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颇具新意的看法。论点鲜明,论据较为充足,结论令人信服。并且,本书不仅从历史学的角度解析劳动力市场,对最新的劳动力流动与生态经济,劳动力流动与国际移民等问题都能够娓娓道来,给人以清晰和流畅的感受。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侯风云教授:

在以往的劳动力流动的研究文献中,一是重视劳动者本身的研究,注重研究劳动者流动的原因,流动本身的成本收益分析;二是重视劳动力流动与其人力资本的相关关系的研究;三是重视研究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数量以及流动的方向的研究。而对于劳动力流动与教育的相互作用,对于劳动力流动对人力资本的经济效应,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之间的内在联系,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优化、不同类型的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链发展的关系等,都缺乏深入的研究,本书在这些方面都给出了一些研究方向上的启示。

该项研究综合运用多种量化工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力流动难以量化的问题。采用计量经济学适用性分析方法,定量解析劳动力流动及其关联因子的内在联系,使研究结论建立在相对科学的分析基础上。结合中外劳动力流动的历史和现状,尤其是针对我国目前劳动力流动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关于劳动力的流动还需要在劳动力流动引起的社会秩序变化、加强流动劳动力管理问题以及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机制上,需要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我国,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民工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权益保护尤其是农民工的养老问题,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制度的完善亟待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进一步的研究应该认真总结以往的教训,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各种利益藩篱,提出能够给农民工带来利益并能够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相应解决方案。

  

四.作者简介

张樨樨,劳动经济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担任全国研究生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及多家C刊的匿名审稿专家。以第一作者在ComplexitySCI一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经济学动态》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7篇、国家级报刊《中国人口报》转载1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与人大复印资料论点摘编各1篇。C刊转载与论点摘编率高达70%以上。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6项,市厅级课题多项。荣获第二十一届天泰优秀人才奖、山东省第三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及多项市厅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