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者:宋素素发布时间:2025-04-10浏览次数:14

一、机构概况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金融问题研究20 世纪初,海洋经济金融支持与海洋灾害管理研究团队组建于2009 年,2016年被确定为中国海洋大学“十三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团队之一。首席专家赵昕教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二级教授,带领团队开拓了涉海金融特色研究领域,长期致力于海洋金融产品创新与机制设计、海洋灾害风险管理市场化机制开发、涉海企业微观治理与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架构等问题 研究现有成员11(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1人博导8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国务院批复的《“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也明确了“把海洋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打造竞争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产业的结构性转型和供给侧改革离不开金融支持,团队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为己任,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金融支持路径及产品开发问题,把握海洋经济发展态势,研判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扶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提高海洋经济发展韧性、提升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言献策在我国蓝色经济华章谱写中,发出了重要的海大声音!

二、研究方向

1.海洋产业与金融支持

新常态背景下,对海洋产业布局、结构升级与产业效率等问题,基于产业经济学、金融发展理论等基础,提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海洋强国战略”的金融支持路径与机制设计政策建议。

2.金融产品开发与海洋灾害管理

海洋灾害频发背景下,围绕灾害形成机理、灾害恢复力提升等问题。运用博弈论、保险精算等理论方法,利用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从微观视角给出蓝色金融、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的市场化方案。

三、主要成员及研究成果

赵昕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社会科学名家、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山东省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第五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23年当选青岛市教书育人楷模、中国海洋大学最美教师。主讲课程《货币银行学》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进海洋科学与经济学的交叉融合,开拓支持海洋经济运行的金融产品与政策设计特色研究方向,主持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等40余项课题,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5部,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丁黎黎,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理事、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在《中国管理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Energy》《Applied Energy》等重要期刊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主持纵向课题20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项。涉海金融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等研究成果已被中央外办、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采纳,并用于“十三五”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


纪建悦,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Innovation & Knowledge》《Marine Policy》等 SSCISCI以及《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管理科学》《科研管理》《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等CSSCI重要期刊上发表40余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973课题专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二十余项课题研究。


赵领娣,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青岛市拔尖人才,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国际能源经济学学会(IAEE)会员。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SCISCICSSCIE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海洋灾害、海洋能源类研究论文10余篇,出版《海洋灾害的经济学思考》等著作2部,主持并完成海洋灾害研究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得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等奖励多项。


               赵树然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系主任。围绕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计量、航运金融等领域展开系统深入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等SCIC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自科基金2项;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10项。所负责课程《金融工程(双语)》获批省首批一流课程,并荣获东升课程教学卓越奖二等奖。


郑慧,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金融系副主任。围绕涉海金融与风险管理方向,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课题20余项;发表SSCICSSCI收录论文60多篇。部分成果被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山东省海洋局等采纳。主持省级教改项目4项,获全国优秀保险硕士教学案例奖、山东省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奖、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校“五四青年奖”等奖励。


刘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风险管理与精算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统计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统计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及其应用、金融风险管理和量化投资。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等,参与科研项目多项。文章发表于《资源科学》、《运筹与管理》、Journal of Forecas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inanceEconomic Modelling等国内外核心期刊。


郭晶,理学博士,副教授,金融学CFA教研室主任,明德大学蒙特雷分校蓝色经济中心访问学者,中国海洋大学“最美教师”。主讲省级金课2门,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项目4项,校级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10余项。研究领域为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海洋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主持山东省自科基金等省部级课题3项,国家海洋局专项研究课题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参与撰写国家海洋经济蓝皮书。5项成果被涉海管理部门采纳应用。


徐伟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山东省自科基金等十余项课题。出版著作一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金融研究》《中国软科学》《南开经济研究》《Economic Modelling》《Advances in Difference Equations》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被CSSCI/SSCI/SCI收录论文30余篇。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十余项奖励。


王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双聘研究人员。2015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获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学术博士学位,2015-2016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经济与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已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获得省部级、市厅级等科研奖励10余项。


王垒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现为金融系副主任,研究领域为公司金融与资本市场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项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10余项科研奖励,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课题5项,发表SSCI等教学论文4篇,获全国优秀金融硕士教学案例奖、第九届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10余项。


薛岳梅,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围绕海洋经济、涉海金融、绿色航运等方向,在《Transport Policy》《Marine Policy》《运筹与管理》等SSCIS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与完成《海洋经济蓝皮书:中国海洋经济分析报告》系列专题报告编著;参与教材《Shipping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2nd Edition)》(中英文版)编著。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等奖励。


四、总体发展规划

  1.凝练形成特色研究方向与高质量研究成果

1继续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着力解决创新金融支持的具体路径及技术开发、产品设计、风险监管问题。

2围绕海洋资源价值核算,深入完善核算体系设计、核算模型开发,尝试将理论研究转化为海洋统计实践。

2.服务国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

1高质量完成蓝皮书2024撰写工作

优化现有撰写团队,借助师弟实地调研、案例参访等形式,多方采集一手数据资料,以更加深入的分析视角、详实的分析资料和科学的分析技术,完成2024年蓝皮书的撰写。

2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

持续推动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持续推进已立项一流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建设工作推动团队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力争培育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案例1-2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奖励1-2项。

3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

坚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学科建设与发展,以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目标,在聘期内,培养3-4名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带领青年骨干在SSCI/SCI期刊以及高水平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成果,培养青年学术骨干独立发表研究成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