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01
3月2日,《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23-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新书发布会暨“北极治理的新态势”研讨会在青岛举办,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本卷蓝皮书是刘惠荣教授主编的《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自2014年出版以来,迄今连续出版的第十卷,也是我国第一部由高校承担完成,对于北极事务发展动态进行年度跟踪研究的皮书类学术成果。
(“观海听涛”)
02
近日,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了第二届青岛市优秀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评选结果,学校人文社科教师共有10部图书入选。同时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据悉,青岛市社科联会同青岛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等单位开展第二届青岛市优秀人文社科图书征集和推选活动,共有100多种图书入围2024年度优秀人文社科图书榜单,在推选出五大类50种优秀图书的基础上,精选出“十大社科普及读物”“十大人文社科图书”,重点向社会推荐,以飨大众,促进普及提升城市人文社科软实力。
(文科处)
03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024年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成果入选名单。学校共有3项研究成果入选,包括1项重点类,2项一般类。据悉,本次评选共评出省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重点成果38项,一般成果86项。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海洋特色与人文社科优势,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推动学术研究与地方需求精准对接,为山东省打造文化强省、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贡献智慧力量。
(文科处)
3月5日,传记与小说研究团队“从史体到文体——传记体的文体化与传记文的兴起—以《张巡中丞传》《<张中丞传>后叙》为中心的考察”学术沙龙成功举行。本期沙龙由团队负责人熊明教授主讲,团队成员张治教授、刘秀玉教授、薛海燕教授、马宏伟副教授等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校内外40余位师生参加。熊明教授分别从作为事件的张巡守城与《张巡中丞传》的撰作、《张巡中丞传》的书写策略及其品格、《<张中丞传>后叙》的写作及其意旨、《<张中丞传>后叙》的文章化取径与传记文的生成、韩愈柳宗元的传记体文体实践以及传记体从史体到文体的拓展及其意义六个方面展开本次讲座。
(传记与小说研究团队)
05
3月6日,学校文科科研工作会议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主要议题是安排部署2025年春季学期文科科研重点工作。会议由文科处副处长席静主持。
会上文科处各类业务工作负责人依次通报了本学期文科重点工作安排和进展情况。文科处副处长席静梳理了上一阶段文科工作的情况,高度评价了各单位的工作成效,并就即将开展的两年一度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团队考核工作进行了部署、详细介绍了核心期刊目录修订工作的进展,希望全体文科教师新学期能够在高层次项目、高水平成果、高级别奖励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文科处处长董跃做总结发言,对2025年文科科研核心工作做出部署。他表示,文科处将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平台申报、省部级奖项突破、文科科研骨干培育支持、科研绩效管理方案优化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为“十五五”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团队负责人、文科学院(中心)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科研秘书、部分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负责人及代表、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秘书处负责人以及文科处全体工作人员参会。
(文科处)
06
3月6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了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凯和硕士研究生李源的文章《深刻认识我国历史悠久的海洋文化》。这是学校在文科基础学科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文章指出,伟大的中华民族拥有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悠久传统,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中积淀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海洋文化。文章还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该成果系王凯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观海听涛)
讲座
01
3月2日,广州大学法学院张泽涛教授应邀做客“海大人文讲坛”,在法学院一楼智慧教室做了题为“构建认定行政违法前置的行政犯追诉启动模式”讲座。本场讲座由法学院院长李晟教授主持,潘侠副教授、陈晓聪副教授、宋春龙副教授、张权老师、余鹏文老师等40余名师生参会。
本次讲座首先探讨行政犯的双重违法属性及其责任形态,其次剖析“刑事在先”立案原则的制度性缺陷,最后提出构建以行政不法前置认定为要件的行政犯追诉启动模式。在互动环节,张泽涛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从理论建构、制度设计和方法论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尽而富有启发性的解答。
(法学院)
02
3月3日,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2025年第一次学术沙龙于外国语学院N208顺利举办,沙龙主题为“国家翻译研究新进展”。本次沙龙由中国海洋大学孙迎宾博士主持。高玉霞博士汇报题目为“机器翻译国家意识缺失成因及补偿策略”,博士生李佳悦汇报题目为“国家翻译之‘主体’构成再解读”,博士生焦琳汇报题目为“国家翻译之‘译者’概念解析”。在互动环节,与会人员详细讨论了“如何培养学术能力”“国家翻译的基本概念”等问题。外国语学院任东升教授对上述研究汇报做了细致点评,本次沙龙圆满结束。
(外国语学院)
03
3月4日,中国海洋大学“**工程”特聘教授、国际会话分析领域权威学者、英国约克大学语言与语言科学系Paul Drew教授为外国语学院40余名师生作了题为“会话分析在医患互动中的应用”的学术讲座。
讲座聚焦于如何应用会话分析研究方法开展医患互动研究。Paul Drew教授基于开展的具体研究,论证了会话分析应用于医患互动研究的可实施性并展示了如何以行为(action)为出发点,通过分析话轮设计(turn design)和序列(sequence)来揭示医患互动规律。此次讲座展示了会话分析方法在医患互动研究中的应用价值,Paul Drew教授期待与我校会话分析研究团队进行深入合作,积极推动团队医患互动研究的应用转向,真正实现研究服务社会。
(会话与分析研究团队)
04
3月15日,延边大学金哲俊教授做客“海大人文讲坛”,作了题为“朝鲜语中汉字词的来源与影响”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朝鲜语系金龙范老师主持。
金哲俊教授指出,现代朝鲜语词汇体系可分为固有词、汉字词、外来词三种体系。其中,汉字词约占58%。朝鲜汉字词又可分为从中国借用的、从日本借用的和朝鲜人自创的三种,但目前为止无法精确计算出它们各占的比例。这些朝鲜汉字词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其形态上与汉语词汇相似,但意义可能截然不同。通过对这些同形异义汉字词的对比研究,可以深化对朝鲜语和汉语在语言、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上源流亲缘关系的理解。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