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社科半月谈 | 2021年第12期

发布者:徐晓琨发布时间:2021-09-16浏览次数:451

头条新闻

824日,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经济学院院长赵昕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性海洋灾害恢复力评估及市场化提升路径研究》顺利结项。该项目旨在以典型风暴潮灾害为切入点,基于突发性海洋灾害恢复力理论内涵界定及综合评估体系构建,搭建损失及脆弱性的动态监测体系,实现突发性海洋灾害恢复力综合评估,依托保险市场和债券市场,设计突发性海洋灾害恢复力提升路径。其系列研究成果为服务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国家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施路径方案。 

(文科处)

  

新闻

01

830日下午,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项目《山东与日韩科技合作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在海洋发展研究院会议室举行项目进度评审会议。海洋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曙光作了项目研究进展汇报。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发展规划部部长孙晓春、项目主管王健、经费主管郭文波、项目助理杜欣欣,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处长金天宇,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大海、梁铄等七位专家参加评审会。首先,金天宇处长对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省研究院专家莅临评审表示欢迎,并介绍项目进程和前期专家评审的情况。随后,四位专家分别点评。最后,金天宇处长表示,中国海大将努力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为促进山东与日韩科技合作发展贡献力量。

(海洋发展研究院)

02

91日下午,董氏国际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征集座谈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中心主任赵进平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介绍了董氏国际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工作思路、项目选题工作、相关政策。学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中青年学者,以及董氏中心、科技处、文科处、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

(观海听涛)

  

03

96日,第十届中俄北极论坛圆满落下帷幕。本届论坛由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举办,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北极研究中心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北方论坛予以大力支持。围绕北极地区双边和多边跨区域合作这一主题,中俄两国三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代表通过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就北极双边与多边合作”“北极跨区域合作”“北极科研与教育合作等北极热点议题展开讨论。俄罗斯从事北极问题研究的高校、科研机构均派出重量级代表出席会议。来自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下属的联邦制度、区域政策、地方自治和北方事务委员会、北极地区议员常设委员会等俄罗斯联邦涉北极地区政商界和国际组织代表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04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1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储备库出库名单,中国海洋大学申报的项目海洋特色文化旅游虚拟沉浸装备研发及内容平台建设入选。该项目依托学校的学术优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体系的专家资源,运用虚拟现实、沉浸技术、人机交互、全景声等科技打造海洋特色文化旅游虚拟沉浸装备研发及内容平台,不受自然环境的限制,让参观者低成本地体验海洋特色旅游项目。项目的普及可以提高全民海洋综合科学素养,达到落实海洋强国普惠政策、激发新业态、拉动科技文旅新消费等多赢目标。

(管理学院) 

05

99日,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海洋文化专题编撰工作会议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原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应邀到会并做特别演讲《中国出版业近三十年发展现状和趋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刘国辉,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巍然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科处、海洋发展研究院、海洋文化研究所联合承办。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6

99日上午,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永明参加了全国政协提高涉外执法司法质效调研组在青岛八大关小礼堂举行的调研工作座谈会。会上,金永明作为专家学者代表就《中国涉外海洋维权执法机制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发言,从中国涉外维权执法机构及其依据的不断完善、《中国海警法》的基本内容与若干问题、中国涉外海洋维权执法制度的完善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这些内容得到了与会全国政协调研组有关领导的积极支持和关注。

(海洋发展研究院)

07

99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特聘研究员聘任仪式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行。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巍然出席聘任仪式。仪式由中国海洋大学人事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范其伟主持。会议宣布聘任原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卜键为研究基地主任、特聘研究员;聘任原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主任、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盖广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刘国辉为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赵成国、马树华、董志文为研究基地副主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8

99日下午,《经略海洋》授课专家座谈会在海洋发展研究院会议室召开,教务处、研究生院、海洋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及学校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药物、海洋能源、海洋战略、海洋文明史、国际海洋法、海洋经济、海洋管理等领域的17位文理科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李建平、文科处处长金天宇共同主持。会上,未来海洋学院副院长甘波澜介绍了课程前期建设的基本情况。与会专家对授课内容及框架进行了梳理和完善,专家们表示将通力合作讲好这门课,让学生获得对海洋文理贯通、宏观全面的认识,从而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战略思维的国际化海洋高端人才。  

(观海听涛)

09

2021年第17期《新华文摘》转载了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萌羽、温奉桥教授的论文《语言伦理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审美建构》。《语言伦理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审美建构》原文发表在《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时期小说隐喻叙事研究阶段性成果。此前,此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3期重点摘录。该文认为,文学语言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动因和内在机制,同时,受到作家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和思维模式等个体性因素的制约。语言伦理的嬗变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美学风貌和审美流变,体现了中国文学回归传统的深层诉求,即从民族化中寻找文学变革的动力和方向。  

(观海听涛)

10

913日下午,海洋治理与中国研究团队在海洋发展研究院会议室举行工作会议。会议由团队负责人金永明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方堃高级研究员,以及团队十余位老师参加会议。会上,金永明教授简要回顾了海洋治理与中国研究团队一年来的工作和成效,宣布团队设立了中国海洋安全研究所,以加强团队成员对外交流和学术活动,讨论并规划了团队2022年的工作。与会老师围绕团队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海洋治理与中国研究团队)

  

讲座

01

99日上午,海大人文讲坛2021年第60三十年来中国出版业的变迁与趋势在行知楼一楼报告厅举行。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顾问邬书林生动地介绍了我国出版业30年以来发展的光辉历程,阐述了我国出版业发展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要克服的问题,指出出版业对于当前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出版大国的经验,以及世界出版发展史的经验。此次讲座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教授主持,学校师生70余人参会。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2

99日中午,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学术沙龙第二十八期如期举行。本期沙龙的主讲人为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杨晓昕老师,主讲的题目是《经济全球化和大国竞争背景下全球海洋防务战略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期沙龙由政治学系主任弓联兵副教授主持,50余位师生参加沙龙。杨老师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对经济全球化大国竞争影响海洋防务策略的机制进行了简要分析;展示了海洋防务策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设计,重点对普通商品贸易、能源贸易和大国亲密关系等核心变量及其与海军优先级的关系进行了解释说明;根据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得到了相关启示用以推动我国海洋安全领域进一步发展。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03

99日下午,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学术沙龙第二十九期顺利举行。本期沙龙的主讲人是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王雪老师,她主讲的题目是《舆情中和:化解网络舆情极化的另一种策略》。王雪老师在讲座中介绍了网络舆情极化这一现象的概念、正负功能、条件因素、性质状态以及分类等,提出了中和型治理策略,得出中和型治理策略可以通过填充舆论场两极间的中空区域抑制舆情的两极化趋势的结论,阐释了舆论中和中的各类主体如何发挥作用,运用大数据分析了舆情中和的作用效果、舆情中和中主体间的关系以及有效实施舆情中和的条件。政治学系主任弓联兵副教授主持沙龙,50余位师生参加了此次沙龙。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04

99日下午,马宝龙教授做客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主办、管理学院承办的海大人文讲坛,作了题为《教学案例的开发经验交流》的专题讲座。马宝龙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申请并获得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的经验,具体讨论了案例开发的目的、案例的开发步骤、案例使用说明的开发技巧、案例正文的开发技巧、案例撰写的技巧等内容。马宝龙教授指出,案例开发是以教学为目的,找到核心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学员的思考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案例开发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分为描述型和决策型两类,供学员做不同方向的研究。通过马宝龙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场师生受益良多。

(管理学院)

05

910日上午,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宋国宝副教授做客百川讲坛,在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带来题为国家生态廊道顶层设计与生态恢复策略的专题讲座。宋国宝副教授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我国土地利用和经济体系干扰强度等数据条件,设计出一个包括2700条的生态廊道网络;利用重编码技术方法,对全国生态廊道的关键阻力点线进行重要性等级划分,为省际生态恢复资金的配置决策提供了定量化数据支持;从学科交叉的角度,进行了食品可持续消费策略的科研成果分享;利用环境学量化模型,探讨了在双碳背景下如何消费食物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讲座由行政管理系主任王印红教授主持,行政管理系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06

910日下午,广东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所长李庆新先生做客海大人文讲坛,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大航海时代东南亚新兴港口及其制度体系的讲座。李庆新先生讲述了大航海时代新航路把旧大陆、新大陆纳入全新的现代世界贸易体系。东西方政治势力在东亚海域交集竞逐,东南亚地区出现一批新兴港口,在传统体制转型、外来力量嵌入与早期全球化进程中各自发展,建构起港口国、殖民地型与传统型三类制度体系。同时港口由于下垫面不同,分为了大陆性与海岛型。这种地理下垫面与制度的相互交叉联系,构成了近代东南亚地区的广泛图景,深刻影响了这个区域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结构。此次讲座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教授主持,海洋发展研究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单位的师生六十余人参会。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7

914日下午,由文科处主办,管理学院和旅游管理硕士教育中心联合承办的海大人文讲坛系列专家讲座《旅游研究中运用混合方法的现状与趋势》在管理学院3-1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中山大学李师娜教授受邀以视频连线的方式担任主讲人。李师娜教授带领大家深入探讨了关于混合研究方法的一些基本问题、现状与趋势,内容既包括混合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模式与意义,又涉及混合研究过程的具体细节,既涵盖方法论层面的概括讲解,又有具体的研究实例加以佐证,让同学们对混合研究方法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体会,为师生未来科研之路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旅游管理硕士教育中心) 

08

为使学生获悉金融专业领域最新发展的热点和趋势,了解金融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实践创新意识,培养复合型人才,经济学院金融系邀请北京银行副行长王树民、海信集团资本运营高级经理罗纪恩、华智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法人高迪、怡安大中华区总监赵立戎等四位行业专家,分别作了我国银行业务与金融人才成长”“资本市场与企业成长”“大资管的机遇”“巨灾事件及巨灾模型等专题系列讲座。该系列讲座对提升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对金融领域实践前沿的认识和理解有重要作用。  

(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