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丨海洋治理与中国研究团队:中国特色海洋话语全球化构建与传播研究进展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徐晓琨发布时间:2022-06-27浏览次数:105

2022623日,中国特色海洋话语全球化构建与传播研究进展专题研讨会成功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海洋治理与中国研究团队主办,海洋话语研究组承办。来自大连海事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参会并发言。据腾讯会议和蔻享平台数据显示,共有1700余人线上参会。

海洋治理与中国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海洋安全研究所所长金永明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作为海洋话语研究组博士研究生自发组织的学术活动,展现了青年学者们良好的学术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不断的学术积累中,海洋话语研究组的研究一定能蒸蒸日上,产出更多高质量高级别的研究成果。金永明指出,在海洋话语的构建和传播过程中,需要把握概念、语言和方式三大要素的联动,要用通俗的语言借助多种方式(如文字、电影、艺术作品、图片等)展示通用的规范性、合理性的概念和制度,使受众容易消化、吸收和理解并达成共识、采取行动,实现良好效果。所以,如何将具有中国元素、中国特色的海洋话语予以研究和传播,如消除特殊性、增加普遍性等,也是一个需要用力研究的重大任务。金永明认为,本次会议重点讨论国家海洋话语对外传播、中国海洋文化话语体系构建、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建设、中国海疆治理话语体系构建、海防话语史等议题,内容丰富,思路开阔,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海洋话语内涵,推动中国特色海洋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在专题汇报环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韩淑芹教授分析了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规划、翻译及实践路径。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季翊副教授厘定了中国海洋文化话语的概念内涵,构建了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和制度文化话语在内的中国海洋文化话语体系框架。中国海洋大学的曲畅博士分析了“海权”的跨文化误读的缘由、表现、影响,以及对当下中国特色海洋话语体系构建的启示;周忠良博士分析了中国特色海洋话语智媒化对外传播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提升中国特色政治话语智媒化对外传播能力路径;张娇博士从国家翻译实践和知识翻译学角度,探索《防海新论》的翻译与传播对中国近代海防知识话语体系构建的影响;高玉霞博士分析了中国海疆治理话语的内涵、属性、类型,指出中国海疆治理话语体系建构应遵循多主体同构逻辑、多元话语叙事逻辑和技术驱动的立体式协同传播逻辑。

在专家点评环节,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方堃教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刘迎春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海洋话语”研究组负责人任东升教授从自身专业角度,就各专题汇报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分析了各汇报专题在研究内容、思路、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点,指出相关研究应注意的方面,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最后,任东升教授作总结发言,归纳了专题研讨的内容,并部署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供稿:海洋治理与中国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