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树华《20世纪青岛日常生活史》出版
一.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不同于传统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史的书。作者以不同空间形态为分析对象,选取中山路及其周边街道、栈桥、日侨街区、登州路、汇泉湾、崂山等影响青岛城市发展脉络的数个空间,以及每一处空间所蕴藏的生活场景,利用方志、档案、报刊、城市指南、游记、照片、绘画、影视作品、调查报告、口述笔录等资料,运用空间叙事的方式,探讨日常生活中的权力关系与阶级想象、殖民主义与民族意识、市民生活与政治认同、日常行为与区域特色等多层次问题。
此书所选取的空间形塑了城市结构与社会生活:一方面,它们在塑造日常生活中作用强大,代表了青岛的文化特质,映射着城市的发展定位、风格与声望、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与流行风尚等;一方面,从区域文化认同和城市空间拓展的轨迹来看,这五处空间提供了一种多元共融的城市特质,展现了城市个性与空间拓展的“青岛经验”。
二.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都市的形成
一、诞生
二、气候
三、地貌
四、人口
五、港口
六、铁路
第二章中山路的商业活动与日常生活
一、空间结构
二、商业中心地位的确立
三、时尚生活与日常世界
四、栈桥:中山路的延伸
第三章日侨街区的空间殖民与去殖民
一、日侨街区的形成
二、日侨街区与日本人社会
三、日侨街区改造与空间去殖民化
第四章登州路的殖民遗产与啤酒日常
一、青岛早期的啤酒生活
二、国货风行与青岛啤酒
三、从殖民遗产到民族品牌
四、融入日常:啤酒成瘾的城市
第五章汇泉的公共生活与摩登游乐
一、海水浴场与亲海生活
二、中山公园与现代游乐
三、跑马场与体育场里的赛事生活
四、汇泉的文化功能与空间意义
第六章崂山的渔樵生活与“餐霞”想象
一、青岛开埠前崂山的社会文化状况
二、现代休闲游览空间的形成
三、社会经济与日常生活的变迁
四、崂山的空间功能及意义
结论:空间叙事与日常生活的青岛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
三.作者简介
马树华,山东东明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史、海洋史、文化史。
四.小序
熊月之序
就像中国口岸城市中唯有“青岛”以颜色命名而别无他处一样,青岛的历史文脉也是如此的奇峻突兀,色泽斑斓,令人浩叹。
近代中国口岸城市,南起广州、厦门,中经宁波、上海,北至大连、哈尔滨,也包括长江沿岸的镇江、九江、汉口、重庆,或设有租界、居留地,或为租借地,或为外国所筑铁路附属地,都居住过一定数量的外国人,或强或弱地受到欧美文化或日本文化的影响,市政建设、城市管理、居民特质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带有异质文化的印记,留有异质文化的气味。但是,像青岛受异质文化影响如此全面系统、沦肌浃髓的,则绝无仅有。即使以“十里洋场”著称的上海,以“东方圣彼得堡”出名的哈尔滨,就异质文化交错袭来、多层叠加而言,也都不能望青岛之项背。
青岛作为城市出现,始于1898年。这年,通过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德国划定了胶澳租借区域,将界内新建市区命名为“青岛”。这是青岛从传统乡镇变成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年份。从这年起,德国胶澳总督府统治青岛十六年。在近代中国,租借地是较租界晚出但殖民程度更全、更深、更强的制度。名为“租借”,其地主权仍属中国,但是,除此之外,其他各项权利尽为租借主体所攫取,包括行政、司法、驻军、开垦、筑路、建设、航行、贸易等。《胶澳租界条约》规定,胶州湾及湾内各岛租与德国,为期99年;租期之内,“中国不得治理,均归德国管辖”;胶州湾沿岸潮平100里内,划为中立地区,德国官兵有权自由通行,清政府如欲在该区域内派驻兵营、筹办兵法,须先与德国会商办理;中国允许德国在山东筑铁路两条,一条由胶澳经潍县、青州等处通往济南,一条由胶澳往沂州经莱芜县至济南,德国有权开采铁路沿线30里内矿产;山东省内任何工程须用外国人员、资本、器材时,首先应与德国商办。这样,胶澳事实上成了德国殖民地,山东全省成为德国势力范围。正是在此制度安排下,德国胶澳当局将在欧洲已经习以为常、但在中国则前未之见的现代城市规划、市政设施、管理制度,整套地移植进来:建立了适应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机构,在总督公署之下设军政部、民政部、经理部、工务部和参事会,各部下面分设警察局、埠头局、港务局、地理局、户籍局、山林局、鸦片局、华人政务局等;建立了司法制度,设立了初等裁判(地方法院)、高等裁判(高等法院)与陪审员;对城市空间进行了功能分区,全市分为四区,即青岛区(欧洲人居住区)、大鲍岛区(华人居住区)、码头区(实业区)和别墅区;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市政法规,包括行政管理、司法制度、房屋建设、地产管理、商业管理、卫生与药品管理、食品检疫等,涉及城市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德国胶澳当局将青岛定位为德国在远东的军事根据地和商贸中心,故其所制规划目标长远,气象宏大,设计周密,举凡街区、道路、工业、商业、港口、铁路、住宅、休闲,功能之划分,方位之选择,均因地制宜,各得其所,所做各项市政建设,均取材考究,施工精细,标准高,要求严。因此,青岛作为城市一出现,就与中国传统城市属于不同系统、不同风格、不同水平。
青岛城市诞生以后,半个世纪中,其管理主体屡次变更,属于国际层面的变易就有四次,一是1914年由德国改为日本,二是1922年由日本回归中国,三是1937年再陷于日本,四是1945年再回归中国。累计德国治理17年,日本治理16年,中国治理20年,几乎各占三分之一。中国治理期间,还有两次属于不同政权之间的改易,一次是1929年由北洋军阀之手转换到南京国民政府之手,另一次是1949年由国民党之手转换到共产党之手。
导致这些变易的发生,都不是、或主要不是城市内部经济、社会之类的矛盾运动,而是基于城市之上的属于更高系统的矛盾运动。国际、国内政治变动成为刺激、推动青岛城市制度变更、结构变迁、空间变幻的最重要因素。一般说来,承平时代因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而带来的城市变化渐而缓,潜滋暗长,战乱时代因政治、军事等方面动荡而带来的城市变化迅而猛,疾风暴雨。清末民国五十年间,国际两次世界大战、国内政权鼎革、军阀混战、北伐战争、解放战争,每一次战争与政局变动,对青岛都有直接的、明显的、有时是整体性、根本性影响。这些影响,大而涉及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市政建设、人口进出,小而波及城市广场、公园、道路设置与更名、花卉物种栽培。即以道路更名为例,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统治青岛以后,对地名大加更改,威廉街改为舞鹤町,柏林街改为麻布町,亨利亲王街改为佐贺町。1922年青岛回归中国后,又是一番更名潮,舞鹤町改为太平路,佐贺町改为广西路,广岛町改为广州路。1938 年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将诸多路名再改回去,1945 年抗战胜利后复改回来。路名与城市空间生产、文化记忆直接有关,变更路名在中外城市中屡见不鲜,但像青岛这样三番五次、翻来覆去者则闻所未闻。再以植物为例,樱花为日本国花,青岛在日治时代大种樱花,樱花会成为青岛城市盛事。青岛回归中国以后,20 世纪30 年青岛市政府曾布告商民,不得举行樱花会,目的是消解殖民主义,张扬民族正气。20 世纪70 年代末,某些地区的樱花树竟被伐除,改种雪松。一种植物与民族主义之关联如此直接、强烈,实属罕见。
变易当中也有一些不变的内涵。比如,与自然禀赋关联度较高的部分城市功能,军港、商港、避暑胜地,虽城市管理主体一变再变,这些功能均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乃至形成传统。再如,城市功能区划,德国胶澳当局起初所划四区,便为日本人所因袭,只不过在其蓝图上添加了一些日本元素。青岛回归中国后,这一规划也被延续下来,较前不同的是添加或强化了某些民族元素。在某些空间,这些在不同时段添加的元素会同时呈现出来,历时性与共时性合为一体。以中山路为例,便中、德、日三种元素并存,南段是欧西商店区,多咖啡馆,多酒吧间,多俱乐部;中段是中国商店区,多银行,多钱庄,多百货;北段则全是日本人开设的商店。
将这些变与不变贯通起来,不难看出青岛历史文脉的特有气韵:其一,多元文化交替、并存、交融,中、德、日为其三种主要色素。其二,时间流淌与空间变幻高度关联。看到威廉街、麻布町的名称,不用问,就可以明暸其所对应的时段;提到德治时期、日据时代与中国政府管理时代,人们联想到的园林,便分别是太平山植物园、旭公园与中山公园。其三,以异为常,以客为主。青岛城市登场之初,较之其时中国一般城市,本是异样或特例,无论其规划、管理、景观,均与中国其他城市大异其趣。但是,因其自平地耸起,原无根基,故德国胶澳当局所做青岛城市规划,相当于电脑之初始化系统,具有发生学特征,且该系统较之中国传统城市之系统,更合乎城市近代化之世界潮流,故后此之管理者并不因其基因来自欧洲而弃若敝屣,反而立为基础,奉为正宗,形成传统。青岛之为避暑胜地,之为绿化之城,之为啤酒之城,之为多元文化并存交融之城,并非自古为然,都与德国胶澳当局在此所植之初始化系统有关。其四,政治操控城市空间极其明显。从城市的诞生,规划的初订,格局的形成,都有鲜明的政治印记。其地名变来变去,不厌其烦,正反映其相沿不变的理路,即政治的直接操控。这四条综合起来,典型地反映了福柯所说的空间文化异托邦现象。
自然禀赋卓越,发展道路奇特,殖民统治,异质文化,移民人口,海军重镇,贸易良港,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决定了青岛的与众不同,故事繁富,也注定了青岛会成为历史研究的富矿。前些年,笔者在编撰城市文化读本《西风东渐》时,曾留心过关于青岛的研究成果,深感这一领域研究水平很高,佳作宏著,硕果累累,谠论卓识,琳琅满目。令人惊喜与钦佩的是,马树华博士不畏高寒,不避险阻,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从空间变迁与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对青岛历史进行了新颖的解读。作者在简介青岛城市自然禀赋之后,选择了在塑造青岛城市生活中的作用最为强大、最能代表地域文化特质、城市风格与声望、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的五个空间作为考察对象,即中山路及其周边街市、日侨街区、啤酒厂、汇泉湾一带以及崂山。作者认为,青岛的城市空间,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生产、消费之类活动的被动产物与所在,也是一种创造力量和社会关系。这里弥漫着种种复杂而又紧密联系的社会关系,空间既被社会关系所支持,也生产着社会关系;既具有物理形态,又蕴涵象征意义,形塑了城市结构和社会生活。作者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表明,在风雷激荡、变动频仍的近代中国,青岛多次成为国际国内矛盾的焦点,先后处于数面国旗之下,主权历经更迭。在此乱局之下,其发展却能获得相对的连续性,并孕育出一种较为稳定的城市生活样态。这些论述都很有创见,富有启发性。作者在资料方面下了极深的功夫,穷搜博采,钩沉索隐,除了一般学术著作都会使用的中外档案、方志、报刊、地图、照片、广告、私家著述外,还引录了众多寓居青岛的文人撰述,包括游记、诗词等,并予以恰当的诠释。作者高度重视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呼应得当,征引规范,对于广受重视的列斐伏尔、福柯等人的空间文化理论,把握全面而有心得,运用妥帖而不生硬。全书脉络谨严清晰,叙述简约,分析细致而繁简得当,收放自如,文字清新灵动,令人一旦展卷便不忍释手。学术性的历史著作能写到这个份上,实属不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持续提速,城市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空前加大,城市史研究也相应地异军突起,队伍雄壮,成果丰硕。马树华博士是这支队伍里年轻而富实力的新秀,这部著作是这一园地里新结的嘉果。树华当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做学术访问时,我与她有所接触。后来,我们在城市史研究这个学术共同体中,多有交流。树华书成,嘱我为序,我却之不恭,允之,内心总担心隔靴之讥。好在书写得好,序言难以副之,读者亦能鉴谅。毕竟,对于青岛历史的熟谙与理解,对于运用空间文化理论解读青岛历史,至少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能与树华相比。
时届金秋,天高气爽,橙黄橘绿,正是收获季节。得此佳作,先期拜读,快何似之!谨以此阅读体会,作为推荐。
熊月之 2019年9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