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4日至25日,“世纪先风”学术会议——第二届“公共政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论坛(2023)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主办,学院、MPA教育中心、青岛市公共管理研究会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40多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8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评论》《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公共管理评论》《江苏社会科学》《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探索》《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多个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及编辑的大力支持。
开幕式由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刚教授主持。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其伟教授,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陈振明教授,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琪教授先后致辞。
范其伟在致辞中指出,站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如何用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以彰显中国之治显得尤为重要。此次论坛以公共政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主线,以公共政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主体,意在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陈振明阐述了公共政策研究的转型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关系。他强调,公共政策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之中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特殊学科,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必须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推进中国特色政策科学的话语、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以适应新时代迅速变化着的中国公共政策实践发展。
王琪对诸位专家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她指出,学院秉承“寻政治文明发展之义,求公共事务治理之道”的治学理念,以着眼全球的国际视野、扎根本土的公共情怀、聚焦海洋的特色专长,打造了学院特有的教学和科研品牌。此次论坛专家云集,将进一步助推中国海洋大学的公共管理研究。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发展正处于重要机遇期,学院与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专家支持和帮助。她衷心感谢各界对“公共政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论坛的关心和支持,并由衷希望各界有志之士继续关注和支持中国海洋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建设。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参会作者及全体志愿者合影留念。
在两天的会期里,按照既定议程,论坛依次进行了特邀嘉宾主旨演讲、五个平行论坛汇报及闭幕式。
第一场主旨发言由王刚教授主持。
陈振明教授以《数字化和高风险时代的政策科学——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趋势新图景》为题,指出必须顺应当代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新趋势,拓展公共政策研究的视野、途径和方法,强化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推动中国政策科学的转型与重构,为国家和地方的实践需求服务。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朱春奎教授以《政策信息学的知识途径与中国议题》为题,结合2012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提出的政策信息学研究方向,介绍了政策信息学的概念,通过2010-2019年政策信息学研究进展和国内外医学信息学比较分析,指出未来应加强基于政策信息学的政策过程研究、政策子系统研究、实质性政策领域的政策信息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宏山教授以《中国改革的试验学习与治理转型》为题,主要回答了中国之治如此重视政策试验的原因,以及政策试验过程中是如何进行议题学习和知识生产的问题,进一步阐述了政策试验的理论发展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何艳玲教授以《理论的就是自主的——以重构空间秩序为例》为题,从空间角度论证论证“理论的就是自主的”这一观点,认为空间的生产和分配过程比空间本身更重要,并指出“空间的生产与分配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的关系”是基于城市空间秩序治理的核心议题。
第二场主旨演讲由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吴宾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长聘副教授梅赐琪以《超越还是嵌入: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生效机制的反思》为题,从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超越逻辑、来自简·芳汀和斯科特的提醒以及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嵌入现实三个层次分析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生效机制,认为技术回应性的优势是短期的超越,而技术回应性的问题则是长期的嵌入。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鹏教授以《构建中国自主的市场监管知识体系》为题,从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五大职能出发,研究中国市场监管体系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市场监管现代化的七大情景因素及其特征。基于中国监管型国家建设的趋势观察,指出中国监管型国家建设具有从机械监管走向融合监管、从被动介入走向积极参与、从链式监管走向网络共治等发展趋势。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涛教授以《激活社会:基于农村环境治理的多案例分析》为题,从环境问题研究引出环境治理研究这一主题,构建包含组织机制、激励机制、互惠机制的治理机制,指出组织机制、激励机制与互惠机制相互交织,影响着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资源分配及利益关系协调进而使得激活社会得以持续。
第三场主旨演讲由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弓联兵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亚鹏教授以《社会养老保险能提升政治参与吗?——基于政策反馈理论的实证研究》为题,认为养老保险显著提升了公众的高制度化和低制度化政治参与,指出未来我国应坚持并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尤其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设立更多样、更高额度的缴费标准和领取标准,进而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福利水平。
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王佃利教授以《国家战略驱动的流域治理政策协同创新——以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例》为题,指出黄河战略实施主体复杂性,认为需要把握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先为与后为、快为与慢为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促进黄河流域政策协同的路径,包括目标协同、机制协同、主体协同与工具协同等。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韩志明教授以《说起来:迈向制度化的清流——基于协商民主发展的理论思考》为题,阐述了十八大以来协商民主的发展特点:从单一性到多样化、从任意性到程序性、从零散性到整体性、从偶发性到日常性。并进一步从职能定位、履职尽责、治理效能三个维度对协商民主发展进行了剖析。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杜宝贵教授以《路径依赖与路径创新:东北全面振兴中的科创资源配置问题》为题,从科技创新支撑带动东北振兴的重要意义出发,阐述了东北三省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态势、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态势和人才资源态势,并指出面临东北三省面临的时代机遇。
第四场主旨演讲由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王印红教授主持。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颜昌武教授以《通三统:中国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论资源》为题,阐述了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阶段三大阶段,包括引进移植(西化)、主动学习(本土化)、自主建构(超越本土化),渐渐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到核心地带。他指出,中国公共管理学未来发展需要讲好“方言”(特殊的公共管理学知识体系),又讲好“普通话”(普遍性的公共管理学知识体系),找寻并遵循公共管理学理论建构的一般逻辑。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张书维教授以《“助推”与“助力”:迈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行为公共政策“推力”》为题,指出助推是不依赖于明显的经济刺激或行政手段,在保持个体选择自由的前提下,以一种非强制性的干预方式,通过改变选择架构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改变;助力则重在培养个体做出更好决策的能力而非行为本身,通过改变行为认知或决策环境等方式,使人们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力,做出符合自身意愿的选择。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赵聚军教授以《全过程视域下的撤县(市)设区府际博弈与调适——基于Z市S区行政区划调整30年的纵向追踪”》为题,以历史追踪而非点状的视角观察撤县(市)设区的发展全貌,阐述了Z市S区撤县(市)设区的始末,不仅初步打开了贯穿撤县(市)设区全过程的府际博弈“黑箱”,也拓展了基于过程视角的府际关系研究的适用场景与解释限度。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教授以《国家治理体系走向的公共对策研究——以新冠疫情下的澳门特区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发展为例》为题,阐述了后疫情时代中国治理体系的走向、后疫情时代中国治理体系实施策略、后疫情时代澳门特区应急管理的区域化重构、澳门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并提出要有参与国际治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发挥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
25日,五个平行分论坛精彩依旧。本次论坛收到投稿论文100余篇,经过专家评审,50篇参加会议交流发言。60多位与会学者围绕政策试点与政策扩散、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政策理论与方法创新、海洋与环境政策、公共安全与风险治理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闭幕式由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张一副教授主持。五个平行论坛主持人进行了总结发言。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庄岩教授、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陈洪连教授等为评选出来的优秀论文获得者颁奖。
最后,庄岩教授总结发言并致闭幕辞。她代表论坛主办单位再次向出席论坛的各位代表、嘉宾以及踊跃投稿的作者致以由衷的感谢,向为论坛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志愿者表示真挚的谢意。她强调,这次论坛提出了很多有启发的思想观点,既呈现了中国式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典型经验,也贡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自主;衷心希望大家能继续关心支持“公共政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论坛,诚恳期待各位专家在第三届“公共政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崂山论坛的再相聚。
据悉,“公共政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倡办,旨在服务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伟大实践,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交流对话的学术平台。自2021年6月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首届论坛以来,此后每两年举办一届,在学术界引发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