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是新时代学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学术研究价值的根本体现。中国海洋大学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与管理研究团队长期从事海洋经济理论研究及区域海洋经济规划编制工作。2014年以来,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相关重大问题,团队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撰写上报的专报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30余份,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海洋经济及相关规划研究50余项。
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海洋一直是保障粮食和营养安全的重要领域。
2014年,以团队负责人韩立民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中的‘蓝色粮仓’战略研究”获批立项。该项目以创新海洋水产品生产模式、挖掘海洋水产品生产潜力、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打造“蓝色粮仓”为主要研究内容。
韩立民表示,突破陆域空间限制,充分挖掘海洋在食物供给方面的巨大潜力,建设“蓝色粮仓”,以更加广阔的视野从陆海统筹视角拓展粮食生产空间,是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命题,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此后,团队成员杜元伟教授及韩立民分别于2018年和2021年先后获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海洋牧场生态安全监管机制研究”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深蓝渔业’发展战略研究”,团队成员主持相关科研课题10余项。科研团队以三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依托,经过近10年的持续研究,“蓝色粮仓”与我国粮食安全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这期间,课题组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等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4部。
推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精品力作
新时代社科工作者应立足伟大实践开展创新性研究,推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精品研究成果。在韩立民看来,社科研究要善于从生动的社会经济实践中挖掘新素材、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韩立民认为,搞科研、做学问不能止步于论文和专著,必须依靠学者经验智慧,将理论创新与政策实践结合起来,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使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社会。
在这一研究思路的指导下,韩立民率领团队深耕蓝色国土,长期在我国沿海省(市)开展实地调研,与政府管理部门、涉海企业、渔民深入交流。在充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团队致力于解决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先后完成30多项海洋产业规划项目。团队成员李大海、梁铄、秦宏等先后向各级党委、政府机构提交的成果要报多次获国家级与省部级领导的批示,提出的多项建议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2014年12月,韩立民、李大海提交的《大力推进“蓝色粮仓”建设,为粮食安全提供持续保障》成果要报先后受到国务院及科技部的重要批示,其主要观点被科技部采纳,直接推动了2017年“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2015年11月,团队成员撰写的《关于建设“蓝色基本农田”制度的基本构想及政策建议》上报农业部,专报中提出的诸多观点被农业部采纳。2021年以来,团队成员李大海、刘康、柴寿升、秦宏、于会娟、梁铄、王娟等围绕远洋渔业、深远海养殖、海洋旅游、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等主题撰写的多份研究要报以及提出的政策建议,为相关决策部门所采纳。
积极服务沿海经济发展
在我国黄海中部洼地的深层和底部,蕴含着一个覆盖海域面积达13万平方千米,拥有5000亿立方水体的冷水团——黄海冷水团,若在此进行冷水鱼类的规模化养殖,有望形成千亿元级的离岸海水养殖新兴产业。对此,韩立民团队多次呼吁以黄海冷水团开发为切入点,建设国家离岸海水养殖试验区,实现海水养殖从近岸向离岸的跨越式突破,推动海洋渔业结构与空间优化,增强海洋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2018年以来,该团队与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双林领衔的科研团队合作,共同推进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项目的开发。围绕黄海冷水团开发,李大海、韩立民主持承担了《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于2020年8月获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批复,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深远海养殖试验区。结合科研工作,团队成员先后奔赴广西、海南、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十多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入海岛、渔村和涉海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搜集整理了大量生动翔实的海洋产业资料,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数据库。
团队成员韩立民、李大海、刘康、秦宏、梁铄、于会娟先后主持完成了山东、江苏、广西等沿海多地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发展规划30余项,为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咨询和指导,为海洋强省和海洋强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12月以来,为更好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深蓝渔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深入开展,团队已陆续启动了新一轮调研工作,期望在未来几年内产出高水平成果,为我国“深蓝渔业”高质量发展和蓝色粮仓建设建言献策。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