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丨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团队:“古代文学研究的问题与路径”交流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4-06-26浏览:10

6月23日,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团队“蠡海”学术沙龙2024年第5期“古代文学研究的问题与路径”交流会在文新学院321室成功举办。沙龙由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侯体健教授主讲,团队成员彭敏哲副教授主持。团队成员马芳副教授、孙瑾老师、李傲寒老师及古代文学专业的硕博士参与了本次活动。

体健教授结合自己的读书、治学经历,认为古代文学研究离不开对经典文本的阐释。虽然现在学术界强调“出新”,对新材料、新理论的关注不断强化,但古代文学中的关键问题仍然值得高度重视,回到文学文本本身才能更好地坚守古代文学研究的正途。作为古代文学的研究者,要掌握好解读材料的看家本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其中的问题,真正做到长期浸润文本。侯体健教授同时也认为在目前的学术环境中也不能排斥对文本外部的研究,要积极利用历史、文献等知识找到好的研究切入点,交叉课题更容易做出新意。侯体健教授用武侠中的“气宗”与“剑宗”比喻解读文本和寻找切入点这两种能力,认为年轻学者两者都要修炼,不可偏废。侯体健教授还提醒大家在学习阶段要转益多师、取长补短,但在进入研究之后则要学会扬长避短。

讲授结束之后,现场的老师和同学根据自己在学习、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侯体健教授进行交流。对于博士论文节奏掌握的问题,侯体健教授认为博士论文有两种写作方式,一种是前期准备充分后集中几个月一气写完,另一种是按部就班地写数个部分,最后将它们整合在一起,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对于在数据库使用普遍的今天如何进行材料选择的问题,侯体健教授认为数据库只是辅助工具,作为研究者要有区分核心材料和边缘材料的眼光,对核心材料要进行非常细致的解读;对于如何寻找课题的问题,侯体健教授回忆了自己毕业之后所做的各项工作,认为课题都是在日程工作、学习实践中找到的,可以通过不断丰富细节,将个案延展、完善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课题;此外,侯体健教授还对研究对象的选择、“青椒”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等问题进行了回答,鼓励青年教师要根据研究时段的实际,既要努力从旧材料中找出创新点,又要积极挖掘传统文学史关注范围之外的材料;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锻炼自己随时切换状态的能力。

在两个小时的沙龙中,侯体健教授传授宝贵经验,耐心细致地解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沙龙为学院师生提供了与本专业知名学者深入交流的机会,对提高研究能力、规划学术生涯有所助益。本次“蠡海”学术沙龙至此圆满结束。

供稿: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