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团队“蠡海”学术沙龙2025年第4期——“中国古典诗歌专题研究”研讨会在文新学院321室成功举办。2024级博士生刘明川、薛国礼、薛昊、程诺分享论文,团队负责人刘怀荣教授评议。博士生王汉鑫、李准、贾祎航,硕士生谷一凡参与本次研讨。
首先,四位主讲人依次汇报论文内容。程诺以汉代琴歌本事为研究对象,分析琴歌本事的生成方法、小说特征与雅属性构建。薛国礼结合宋元时期的政治历史背景,梳理宋濂文学观生成脉络,分析其文学观念在诗歌创作中的实践。薛昊利用海登·怀特的“元历史”理论,分析《诗经·大雅》中周民族史诗如何通过诗性叙事构建周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政权合法性。刘明川注意到宋代人多样化的夜生活,研究宋代“夜坐诗”中的“境”与“象”。
主讲人汇报完毕后,参会同学互相评议,共同切磋进步。刘怀荣教授针对每篇论文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一,要树立问题意识,关注选题创新性。论文引言中应有对该论题学术史的简要描述,并列举其中的代表性成果。第二,论题要集中,不应贪多,观点要明晰。第三,注意甄别外来理论产生的背景、基础,及其与中国文学的契合度,不硬套,不偏离当下学术语境。第四,论文中若要提出新概念,须在了解全部相关文本的前提下,进行概念界定,并总结其特点。
在四个小时的沙龙中,同学们交流论文,强化论文写作规范,明确了修改方向。同学互评,师生共议的讨论方式,对提高论文写作水平,拓宽学术视野提供了极大帮助。本次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供稿: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团队